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鄂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倡议和学界争鸣,培育了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关怀;进入21世纪后,乡村中以古建筑群或乡土建筑为名的文物保护单位已不鲜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收入了大量流传于乡间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等保护体系的持续建设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乡村存续的各类实践及传统,远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还要丰富、更富有张力,这也决定了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杜晓帆看来,如何去化解现有乡村保护体系所遭遇的现实困境?怎样才能让村落中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乡村遗产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杜晓帆真正开始关注乡村,始于2004年的初夏。当时为筹备转年的云南元谋人牙齿化石发现40周年活动,他专程去元谋周边的乡村转了转,当他远眺村落景观时,感觉是享受的、兴奋的,而进入村落和村民住家后,便迅即产生了失落感和无奈感,自此,他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开始关注和思考乡村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教学之余,杜晓帆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乡村遗产的调查和研究上,今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了影响,但杜晓帆和他的学生们却并没有停止乡村行走的步伐。

在乡村遗产调研的过程中,杜晓帆特别注重对人与事的关注。在新疆的喀什老城中,他会捕捉到一组组人物的镜头,其中有耄耋之年的老者,亦有七八岁的孩童,他会感慨道:“喀什老城中,还是人,最能触动人心!”在山西晋中,行走过梁村、木瓜村、平遥古城、西村、彭坡头村、旧新堡村等数个村庄后,他为学生们的转变而开心,他说:“从关注景与物,到发自内心关注人与事,是同学们在乡村遗产调研过程中的最大转变,也是最重要的收获。”

一位知名的复旦大学教授,长期扎根乡村,自然也会受到外界的关注。2018年12月15日晚,在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颁奖盛典上,杜晓帆获得“2018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殊荣。接过金色的奖杯后,杜晓帆说,能够获得这份荣誉,与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不无关系,“文化、文化遗产同样能够为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应该有的贡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遗产给予了我们滋润道德的力量,这样全面小康才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的小康。”

那些被杜晓帆关注过的乡村人,也逐渐开始“观察”起了这位有情怀的教授。不久前,杜晓帆又去了一趟浙江省的诸葛村。

诸葛村的经验与智慧对于我国各地区的乡村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年年初,杜晓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作品《传承乡村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中写到: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长乐村民居,是首例以村落整体保护模式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乡村遗产,因体量巨大,又有村民长期居住其中,其保护与发展存在重重困难。但诸葛村的村委带领村民迎难而上,历经20余年探索,自发组织民间力量,深入贯彻文物保护理念,实现了遗产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的齐头并进。更为可贵的是,诸葛村长期维持着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本村居民与外来人口共同的家园,不仅化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中一些常见的矛盾,还逐步建立起一套自力更生的良性循环系统。

杜晓帆去过许多次诸葛村,最近这次去村子里的时候,菜馆老板娘笑他:“老师又胖了!”

(视频剪辑宋温馨 文案鄂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