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北京时间11月22日22时03分将迎来小雪节气。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降水的形式逐渐从雨变为雪
雨水渐渐稀少
彩虹也就藏起来不见了
二候天腾地降
天为阳地为阴
阳气上升阴气下沉
阴阳不再相交
天地各正其位
三候闭塞成冬
大自然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由此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习俗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吃糍粑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小雪·养生
饮食勿过辛热
进入小雪节气,气温不断下降,感冒也进入高发期,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多由“寒包火”引起。
现在的人往往过多的进食高热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食物,导致营养过剩,进而“痰湿内蕴,酿生湿热”。
预防“寒包火”感冒,首先要注意避免外感风寒,其次,要注意“清内火”。平时要多摄入蔬菜,依据体质饮用“清内火”的中药茶,可以效地平抑内热,祛除外寒。
调畅精神
多到户外晒太阳,升发阳气,让人精神清爽,可以预防抑郁和烦闷。
注意防寒,适时施灸
进入小雪节气,气温继续下降,阴寒继续增加,此时我们应该注意防寒,可艾灸保护阳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养生牢记“三宜三忌”
小雪时节,气温骤冷而干,机体易受侵害,养生牢记“三宜三忌”。
宜清火:由于冬季穿衣厚实,屋内干燥温热,再加上冬季多吃火锅、麻辣烫等辛热的饮食,很容易导致体内火气积郁而“上火”。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小雪时节,可以多吃些白萝卜,清火降气,消除内热,缓解上火症状。
宜温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天气寒冷,需要补益身体,帮助人体积蓄能量。此时应适当吃些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枸杞、芡实、山药、栗子、黑芝麻、黑豆等。
宜养肝:冬季人体气血潜藏于内脏,养生重在“藏”。冬季养肝要侧重精神、体力和身体储备。饮食上建议吃些鸡肉、核桃等温热的食物。精神调养方面,要宁神定志,避免紧张、激动、焦虑、抑郁。
忌外寒:小雪过后,气温容易频繁骤降。如果防寒保暖不够,人体就会感受寒邪,导致风寒感冒,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冬季穿衣需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露肚脐、露脚腕。以防感冒、耗伤阳气。
忌熬夜:由于冬季人体阳气偏弱,夜间难以抵挡寒邪入侵,更应注重早睡晚起,用充足的睡眠保证肝血和阴液的闭藏,为春天的阳气生发储备物质基础。冬季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遵循生物钟规律,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22点左右。
忌怠懒:入冬后,人体代谢变缓,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可通过各种运动来锻炼身体。冬季运动不宜太剧烈,微微出汗为宜,以免伤气血。运动最好安排在日出后或下午,避免运动出汗及出汗后脱衣,以免感受寒邪。
小雪·诗意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其一
宋·黄庭坚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摄影:贾琼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摄影:宁颖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摄影:宁颖
小雪
唐·可止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摄影:宁颖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摄影:贾琼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 · 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制图/桂颖
出品:《小康》杂志社
监制:张晴、龚紫陌
策划:李旭颖
视频制作:詹佳琪
摄影:宁颖、贾琼
海报制作:桂颖